成果与交流

超导基础理论和实验技术系列讲座

[超导基础理论和实验技术系列讲座 (一百二十七) ]Prof. Ilya M. Eremin:"Magnetic" Mechanism of Unconventional Superconductivity in Bilayer Nickelates: Multiorbital Effects

Recently discovered high-Tc superconductivity in pressurized bilayer nickelate bulk crystals La3Ni2O7 (La-327) and their thin films under compressive strain are believed to be driven by the non-phononic repulsive interaction. Depending on the strength of the interlayer repulsion, the symmetry of the superconducting order parameter is expected to be either d-wave or sign-changing bonding-antibonding s±-wave order parameter, respectively. 

[超导基础理论和实验技术系列讲座 (一百二十六) ] 卢仲毅:关联电子材料的电子结构计算方法的发展和应用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电子结构计算(DFT)与动力学平均场理论(DMFT)相结合的DFT+DMFT电子结构计算方法是研究关联电子材料最有力和最有前景的方法。已有的DFT+DMFT由于量子蒙特卡洛杂质求解器的负符号问题而不能处理阻挫关联电子材料,而阻挫关联电子材料往往呈现许多奇异的量子物理现象。2014年我们提出自然轨道重正化群方法(NORG)。该方法非常适合处理多轨道多格点的量子杂质系统,并适合于作为动力学平均场理论的杂质求解器

[超导基础理论和实验技术系列讲座 (一百二十五) ] Prof. Ziqiang Wang:Extraordinary Superconducting Matter

n ordinary superconductors, an external magnetic field is needed to generate magnetic vortices. We discuss two examples where this conventional folklore breaks down. The first example is superconductors with strong spin-orbit coupling. We show that topological defect excitations, dubbed quantum anomalous vortex (QAV), can nucleate around magnetic ions spontaneously in the absence of external magnetic fields.

[超导基础理论和实验技术系列讲座 (一百二十四) ]袁辉球:量子相变与非常规超导

在重费米子等强关联电子材料体系中,磁场、压力、掺杂等非温度参量可以用来调控电荷、自旋、轨道、晶格等自由度间的耦合,诱导诸如非常规超导、奇异金属以及关联拓扑态等奇异电子性质,并可实现对不同量子态的调控,导致丰富的量子临界行为。

[超导基础理论和实验技术系列讲座 (一百二十三) ]Prof. Zhenyu Zhang:Helicity and Chirality in Quantum Materials

Helicity and chirality are fundamental and widespread phenomena in nature. In this talk, I attempt to cover several aspects of helicity and chirality in quantum materials, including helical or chiral structural formation out of achiral building blocks, chiral magnetic excitations in two-dimensional (2D) quantum magnets, and emergence of chiral phonons in otherwise achiral or nonmagnetic 2D lattices.

[超导基础理论和实验技术系列讲座 (一百二十一) ] 向涛:What is the problem of high-Tc superconductivity?

The discovery of high-temperature superconductivity has sparked numerous breakthroughs in physics, generated high expectations for practical applications, and posed substantial challenges to quantum theory.

[超导基础理论和实验技术系列讲座 (一百二十) ] 张广铭:镍氧化物高温超导研究

镍氧化物超导是近几年新发现的非常规超导体系,分别为Lnn+1NinO3n+1和Lnn+1NinO2n+2钙钛矿结构,其中Ln代表稀土元素La、Pr、Nd等。2019年,美国科学家首先在Nd1-xSrxNiO2薄膜中发现超导电性,但超导转变温度仅有15 K,压力下也没有超过40 K。2023年,中国科学家在双层镍氧化物La3Ni2O7单晶材料中,通过施加高压发现接近80 K的高温超导电性(Sun, et. al., Nature 621, 493)。镍氧化物La3Ni2O7材料体系的基本特征为:Ni为+2.5价,dz2轨道接近半满,dx2-y2轨道接近1/4占据,完全不同于铜氧高温超导体中Cu2+的半满dx2-y2电子结构。根据这些独特结构,我们首次提出了一个包含dx2-y2和dz2轨道电子的双层有效微观模型,并明确指出层间的dz2轨道电子通过顶点氧形成σ和反σ键能带,而局域的电子库伦排斥相互用将导致一个层间on-site反铁磁海森堡自旋耦合。在高压下,强的层间on-site反铁磁海森堡自旋耦合导致dz2轨道电子配对,通过与巡游的dx2-y2轨道电子的杂化,产生非常规超导电性。为此,我们还提出了一个双层镍氧化物超导的两分量理论,该理论代表了一种新的配对机制,揭示了双层镍氧化物高温超导和铜氧化物高温超导的本质区别,对建立普适的高温超导微观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超导基础理论和实验技术系列讲座 (一百一十九) ] 张定:高温超导转角约瑟夫森结和配对对称性探测

测定配对波函数对称性是理解高温超导机理的重要一环,该研究往往需要将不同晶向的超导材料拼接成高质量的约瑟夫森结,十分考验样品的合成制备技术。 近年来, 利用范德瓦耳斯堆垛技术,人们可以构建具有原子级平整界面的转角铜氧化物高温超导双晶, 研究其中的约瑟夫森隧穿现象,从而探索s 波、d 波、以及由于界面耦合演生出的d + id 波配对的可能性。本报告将简单回顾约瑟夫森效应及其在配对对称性探测上的重要作用,介绍转角铜氧化物约瑟夫森结的研究进展,包括近期转角结制备技术和国内外的实验结果。报告最后将对转角约瑟夫森结未来研究提出一些展望。

[超导基础理论和实验技术系列讲座 (一百一十八) ] 孔祥燕:超导量子干涉器件基础及其前沿应用

超导量子干涉器件(SQUID)是基于约瑟夫森效应和磁通量子化的高灵敏度磁传感器,由于其优越的性能,在量子信息、量子探测方面有广泛的应用。本报告将介绍SQUID基本原理、设计原则、制备工艺及难点,以及在弱磁探测如生物磁(心磁、脑磁、肌肉神经磁场)探测、工业无损检测、精细电流成像、地球物理探测等领域的国内外进展,并对目前在高端仪器装备研发方面的关键技术和瓶颈问题展开分析和讨论。

[超导基础理论和实验技术系列讲座 (一百一十六) ] 鲁兴业:Nematic quantum disordered magnetic state in FeSe

在铁基超导家族中,铁硒(FeSe)是最令人感到惊奇的材料之一。它具有最简单的晶体结构,但却展现出了极为丰富的奇异物性。它的超导电性极易被压力调控,当以单层薄膜形式存在时,超导转变温度甚至可能进入液氮温区。它没有长程磁序,但在其电子向列相中却存在很强的反铁磁自旋激发。目前,对FeSe中电子向列相的起源,以及其磁相互作用和量子磁无序基态,仍然存在很多不清楚的地方。为进一步理解这些问题,需要对退孪晶FeSe的磁激发谱进行详细的测量和分析。在本报告中,将介绍我们基于自己发展的退孪晶技术,采用非弹性中子散射和共振非弹性X射线散射(RIXS)对FeSe中本征磁激发开展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