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导基础理论和实验技术系列讲座
[超导基础理论和实验技术系列讲座 (一百零四) ] 周克瑾:A glimpse of RIXS and its applications in quantum materials
Resonant inelastic X-ray scattering (RIXS) is a photon-in photon-out spectroscopic technique utilizing highly intense and monochromatized X-rays to probe the excitations in materials of interest. By selectively working at the resonant thresholds of an element, collective excitations or ordered states, such as magnons, orbitons, plasmons, phonons, charge-density waves, can be probed in the energy-momentum space. Owing to its high cross-section and focused X-ray beam, RIXS is advantageous in measuring micron-size samples and nanometre-thick films.
[超导基础理论和实验技术系列讲座 (一百零二) ] 魏斌:超导多通带滤波器和宽带滤波器简介
高温超导滤波器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经过了多年的研究和发展,已用于指导多种高性能超导滤波器件的研制,满足不同的微波接收系统的应用需求。本文简述高温超导滤波器的基本结构和基本设计方法,介绍利用多模谐振器结构设计超导多通带滤波器和超导宽带滤波器的方法,并介绍超导滤波器在移动通信基站等系统中的应用实践。
[超导基础理论和实验技术系列讲座 (一百零一) ] 孙亮:高温超导微波器件及应用研究
高温超导材料以其极小的微波表面电阻,制作成微波滤波器具有微小的损耗、很深的抑制、陡峭的带边和极窄的通带,这些优势都是常规器件无法比拟的。利用超导滤波器组成超导接收机前端,可以大幅提升信号接收设备的灵敏度和抗干扰能力。本报告将主要介绍高温超导滤波器的基本设计方法以及超导微波接收前端在卫星、雷达等领域的应用成果。
[超导基础理论和实验技术系列讲座 (一百) ]吕力:Anomalous Magnetic Moments as Evidence of Chiral Superconductivity in Bi/Ni Bilayer
There have been continuous efforts in searching for unconventional superconductivity over the past five decades. But there still lacks of a common agreement on the existence of chiral superconductivity with broken time reversal symmetry (TRS) and spontaneous magnetization. Bi/Ni epitaxial bilayer is a potential unconventional superconductor with broken TRS, for that it demonstrates superconductivity and ferromagnetism simultaneously at low temperatures [1,2]. In this talk, I will present our phase-sensitive investigation on Bi/Ni [3]. We employ a specially designed superconducting quantum interference device (SQUID) constructed in situ on the Bi/Ni bilayer, to detect the orbital magnetic moment which is expected if the TRS is broken. An anomalous hysteretic magnetic response has been observed in the superconducting state, providing the evidence for the existence of chiral superconducting domains in the material.
[超导基础理论和实验技术系列讲座(九十九)]尤立星:从低温电子学到超导纳米线单光子探测
低温是个神奇的世界,材料和器件的特性在低温下往往呈现和室温非常不同的特性,还出现了诸如超导、超流之类神奇的宏观量子效应。自2018年起,低温电子学和量子信息技术一起被国际器件与系统路线图(IRDS)列为重点关注的十个焦点领域。本报告从应用的角度给大家介绍一下低温电子学的需求背景,低温电子学的内涵及研究内容。然后重点介绍的一类超导光电器件-超导单光子探测器件,包括器件的基本原理、基本特性和相关研究进展,包括它在量子信息技术领域的广泛应用。
[超导基础理论和实验技术系列讲座(九十八)]于扬:超导量子计算及量子模拟
超导量子比特是人工原子,在操控、耦合、测量、扩展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成为实现量子计算的首选物理系统之一,近期有希望在中等规模的有噪量子计算上取得突破。当前超导量子逻辑门保真度单比特已经达到99.95%,两比特达到99.5%,要实现实用化的超导量子计算,两比特逻辑门保真度仍然需要提高,我们最近提出了可扩展的两比特耦合方案,可以把两比特逻辑门保真度提高到99.9%。此外,我们利用超导量子比特进行拓扑材料能带结构和性质的量子模拟,为超导量子比特带来了新的应用方向。
[超导基础理论和实验技术系列讲座(九十七)]潘卫民:超导技术和射频超导加速器
什么是超导技术给加速器带来的革命?有哪些应用?发展前景如何?技术瓶颈在哪里?我国的超导加速器发展现状怎样?本讲座将一一解答这些问题,重点介绍射频超导技术在加速器上的应用,描述射频超导机理和超导加速腔高场梯度获得以及影响超导加速腔性能的诸多因素。最后,将呈现我国及国际上射频超导加速器(超导腔)的发展进程及未来。
[超导基础理论和实验技术系列讲座(九十六)]武玉:超导在核聚变工程中的应用-ITER超导磁体系统
ITER(International Thermonuclear Experimental Reactor)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国际科研合作项目之一。1985年美国、日本、前苏联、欧盟四方倡议ITER计划。2006年 ITER七方(中国、美国、日本、俄罗斯、欧盟、韩国、印度)正式签署联合实施协定,启动实施ITER建造计划。磁约束核聚变是当前开发聚利用变能源中最有希望的途径之一。超导线圈是聚变堆的关键部件,提供用于约束和控制等离子体的磁场。ITER超导磁体系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磁体系统,总重量约10000T,储能51GJ。磁体系统由中国、美国、日本、俄罗斯、欧盟、韩国共同参与,该系统包括18个Nb3Sn的TF线圈,最高场12T;6个Nb3Sn中心螺管线圈,最高场13T;6个NbTi的PF线圈,最高场4-6T;及CC线圈和超导传输线、高温超导电流引线。磁体技术具有较大的挑战性,经过二十多年的工程设计、预研及十年的研制,磁体系统的制造目前进展顺利,已进入交付及安装阶段。按计划ITER将在2025年实现第一次等离子体放电。
[超导基础理论和实验技术系列讲座(九十五)]蔡传兵:高温超导涂层导体及其磁通钉扎的人工调控
基于薄膜外延和双轴织构技术发展起来的REBaCuO高温超导涂层导体(也称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是目前液氮温区运行最理想的实用超导材料。本报告首先介绍其技术演变过程、国内外产业化发展及示范应用状况。然后介绍REBaCuO高温超导体混合态相图的复杂性、高运行温度下的磁热稳定性和磁通钉扎效应等。特别介绍通过建立高密度异质相或无序结构,对高温超导涂层导涂的磁通钉扎和各向异性进行人工调控的最新研究进展。
[超导基础理论和实验技术系列讲座(九十四)]郑海荣:超导磁共振成像关键技术与应用
医学磁共振成像是超导技术最重要的商业应用领域之一。磁共振成像由于其高分辨率、多对比度、无放射性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人体全身各类疾病的检查,是科学研究和影像学临床诊断重要的方法。磁共振现象从原理的发现到成像设备的发明,在历史上曾获多次诺贝尔奖。本报告将从磁共振成像的基本原理和典型应用出发,着重介绍对磁共振成像质量有决定性作用的磁体部件的发展现状、瓶颈和技术挑战。磁共振超导磁体核心目标是磁场的均匀性和稳定性,国产3T和5T高场超导成像磁体自主构建中攻克了相关核心关键技术。未来发展新趋势,将是超高场磁共振成像在微米级结构成像、功能及分子代谢成像等方面的重要应用。